家庭(商務)用紙之原材料簡介
材料,即原紙的種類:純木漿、半木漿、棉漿、草漿、紙邊漿、竹漿、甘蔗漿、撈漿、本色漿等
純木漿:木漿按打漿特性分類,木材纖維大體分為針葉木和闊葉木兩大類,在同類所種中,由于植物本身在不同季節的生長速度不同,又分為早材(春材)和晚材(秋材),據此,它們各自的打漿特性是不同的木漿通常來自軟木樹木如云杉,松樹,冷杉,落葉松和鐵杉,但也有硬木如桉樹和樺樹等。
針葉木和闊葉木針葉木和闊葉木對同一種制漿方法所得到的紙漿,闊葉木比針葉木需要打到更高的打漿度時才能取得相近的物理強度。但是闊葉木漿的纖維較短,一般為0.8-1.1毫米。既要提高其打漿度,又要盡量避免過多地切斷纖維,因此,闊葉木漿應以較低的打漿比壓,較高的打漿濃度進行打漿為宜。
針葉木漿的纖維較長,一般在2-3.5毫米,在生產時,也不宜過多切斷纖維,但當用于生產某中薄紙,為滿足紙的勻度要求,需要將其切斷到0.8-1.5毫米。因此在打漿中可根據紙種的要求,來確定打漿的工藝條件。早材和晚材木漿中,早材和晚材的比例不同,用相同的打漿條件進行打漿,所得到的成漿質量也不同,晚材纖維長,細胞壁厚而且硬,出生壁不易被破壞,打漿時纖維容易遭到切斷,吸水潤脹和細纖維化比較困難。因此,含晚材比例大的漿,在中等打漿,特別是粘狀打漿時,應以較低的比壓,較高的濃度,采取逐次落刀或逐次縮小刀距的方法進行打漿。早材纖維壁較薄,纖維柔軟,打漿時容易分離成單根纖維,打漿比較容易。
半木漿:所謂半木漿,即為在制漿過程中,在純木漿板的基礎上,添加了一部分木漿回收廢料,混在一起所形成的紙漿,習慣性稱之為半木漿。由于加入了回收料,木質纖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,木漿的純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,因此質地變得粗糙,拉力與柔韌度降低,紙面潔凈度差,色澤發暗,有臟點。
棉漿:一般以棉短絨為原料,含 纖維素較純,纖維細長而有彈性,堅韌耐折,有良好 的吸收性,制成的紙張精細柔軟,有高度的不透明性,并可經久保存。它的性能比木漿紙好點。但實際上,目前造紙企業所用的棉漿并非如上所說,嚴格上講應該是棉混漿,只含有一部分的棉短絨。
草漿:以草(常用稻草、麥稈、龍須草等)為原料,用燒堿法、硫酸鹽法、中性亞硫酸鹽法或氯化法等制得。一般含有較多的半纖維素,易打漿和施膠。但各草種又有顯著的不同,例如稻草漿纖維細短,雜細胞多,濾水性差,成紙伸縮率大,質脆,撕裂度較低;麥稈漿纖維長度和濾水性都較稻草漿好,成紙較堅挺,透明性也較高;龍須草漿潔凈強韌,纖維細長,有優越的交織力,成紙較細膩平滑,機械強度良好。
漂白的龍須草漿和凈制處理過程的其他草漿。未漂白的草漿用于制造包裝紙和紙板。草漿造紙帶來的弊端正在不斷凸顯。首先,這種造紙企業通常規模較小,其原因有二:一是大部分草類的收割必須集中在某一季節,這就要求草漿廠必須在一個時段內完成全年的原料采購,龐大的堆放場地、原料長期日曬雨淋造成的損失,都令草漿廠非常頭疼;二是由于草類纖維原料運輸半徑比木材小,所以草漿廠只能設在原料產地附近,規模受到原料供應量的限制。
紙邊漿:用廢舊書本等作為原材料,經過脫墨后制造成而成。油墨是通過印刷把油墨中的色料粒子黏附在紙張纖維上,而脫墨的原理則和印刷的原理恰恰相反,在于破壞這些粒子對纖維的粘附力。廢紙脫墨過程是一個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相結合的過程,一般是通過脫墨化學品來破壞印刷油墨對纖維的粘附,在適當的溫度和機械外力作用下,將油墨從纖維上分離下來,并從紙漿中分離出去的工藝過程。
脫墨的整個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3個步驟:
(1)疏解分離纖維;
(2)使油墨從纖維上脫離;
(3)把脫出的油墨粒子從漿料中除去。常用的脫墨方法:表面活性劑脫墨是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廢紙脫墨方法,該方法是在水力碎漿機中加入脫墨劑,使印刷油墨在物理和化學方法的共同作用下,從纖維表面分離出來,并根據油墨粒子的大小和狀態,選用不同的后處理方法使之從漿料中除去。根據工藝條件主要分為堿性脫墨與中性脫墨,根據工藝也可分為洗滌脫墨和浮選脫墨。洗滌脫墨要求表面活性劑有較好的乳化能力,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-10等,將油墨乳化增溶并水洗掉。
浮選脫墨要求表面活性劑分散性一定要好,如乙氧基化脂肪酸甲酯FMEE此類物質,因為過度的乳化會將油墨顆粒增溶于工作液中,反而阻礙了油墨隨泡沫溢出,會降低脫墨率。以大冊營造紙工業區的發展來看,以前是主要的造紙原材料,但由于它對環境的污染大,紙的化學成分含量高,的衛生標準過低,對人身體健康不利,已經被淘汰,這種紙的生產廠家基本在大冊營工業區消失。
竹漿:竹漿是紙漿的一種。以毛竹、楠竹、慈竹等竹材為原料,常用硫酸鹽法和燒堿法等制得。也有將嫩竹經脫青,用石灰腌制成半熟料。纖維形態和長度,介于木材與草類纖維之間。易施膠,竹漿為中等纖維長度的紙漿,細而柔軟。漿張松厚度、撕裂度高,耐破強度和抗張強度較低。有較高的機械強度。竹漿的產地一般以四川為主,華北地區很少有。因為涉及較少。
甘蔗漿:甘蔗漿是紙漿的一種。以甘蔗渣為原料,甘蔗渣是糖廠副產品,供應高度集中,季度性強。甘蔗漿纖維力度強,不易碎,生產出來的紙面均度低,不太適合生產生活用紙,一般多用于擦手紙。
撈漿:是用木漿紙漿的廢漿回收后加入一些其它漿種,如紙邊漿草漿等混制而成,也稱為再生漿。紙質差,拉力差,紋理粗糙,紙面灰暗。目前在大冊營工業區生產廠只有一兩家。
本色漿:本色漿屬于全無氯漿,不含熒光增白劑,不含人類一級致癌物——二惡英(二惡英:二惡英是一種含氯化合物的總稱,其毒性是砒霜的900倍,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已經將其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,有“世界之毒”之稱),保持植物纖維100%的天然本色,是新一代對環境無污染,對人體無危害,原漿、原色的健康環保型造紙制漿技術,即使少年兒童在粘取少量唾液翻閱書籍時也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。本色紙所特有的細小纖維,使紙張更加柔韌,是環保、健康的真正體現。
本色紙是目前新興起的品種,在市上還不多見,很多紙品企業已經進入這一領域,比較突出的如泉林本色等,目前,因期成本造價較高,還不能被大多數的消費者接受,但未來市前景很可觀。
以上漿種雖然較多,但作為我們的企業來說常用的,做成品的漿種也只限于純木漿。還有就是再生漿,主要做出口卷紙。